6月3日,國家發改委與國家能源局聯合發佈了《關於深化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準 全面打造現代化用電營商環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基於該《意見》及綠電市場的趨勢,以下將對龍源電力的收入、成本及風險進行分析。
綠電需求擴張與溢價提升將直接刺激需求。《意見》明確提出“用電綠色化”目標,推動綠證與能耗雙控、碳核算機制的銜接。高耗能行業(如鋼鐵和電解鋁)及資料中心被納入強制綠電消費範圍。作為最大風電運營商的龍源電力,其綠電產能將優先被長期合同鎖定,售電量年均增速有望維持在10%以上。此外,綠證交易量預計將增長,價格也將上升。中歐綠證互認談判的推進,以及歐盟碳邊界調整機制對出口企業的壓力,將促使其採購綠證。龍源電力在雲南和內蒙古的風電項目具備國際認證優勢,跨境綠證交易有望為其帶來溢價。
技術進步與並網效率的提升將進一步降低電網接入成本。《意見》要求深化“人工智慧+電網”的應用,推廣不停電作業,以縮短新能源的並網週期。龍源電力的項目審批效率將提升,棄風率有望降低,這將等效增加發電小時數。取消強制配儲也將支援共用儲能租賃模式。龍源電力可通過租賃長時儲能,降低初始投資,並通過輔助服務市場獲取調峰補償。此外,國家電網推廣的“數位孿生電網”和AI搶修系統將有助於龍源電力依託智慧風場管理系統,降低運維成本占營收比。
然而,區域供需不平衡也帶來挑戰。雲南、內蒙古等富餘省份的綠證供給過剩可能壓制價格,而廣東、浙江等需求缺口區域的溢價則顯著。龍源電力需優化跨省交易策略,以應對各省強制消納權重分配不均的問題,這可能影響項目收益率的穩定性。此外,網型儲能的普及要求風電場加裝同步調相機(單專案的改造成本約為5000萬元)。
利益申報:本人持有上述股票權益。
感謝智者提供美麗的照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