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1日星期日

京能清潔能源2025年中期業績(2025年8月31日)

 


京能清潔能源在2025年上半年總收入為108.9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2.91%。燃氣發電及供熱的收入增長了2.05%,達到了65.81億元。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的表現同樣強勁,分別增長了9.21%1.41%。這主要得益於裝機容量的提升和資源條件的改善。然而,水電的收入卻大幅下滑49.79%,降至0.71億元,主要是因為部分水電站的關停所致。

風力發電的經營利潤為14.99億元,同比增長了8.25%;光伏發電的經營利潤達到了8.23億元,同比增長14.23%。然而,水電的經營利潤轉為虧損,降至-0.22億元,這主要是關停所帶來的影響。

儘管收入有所增加,但股東應佔利潤達到了19.83億元,同比下降了4.98%。每股股東應佔利潤也下降為0.24人民幣,同比下降了4.98%。這主要是由於在於部分水力發電站關停,售電量大幅下降。此外,2025年上半年,其他虧損為人民幣0.11億元,主要為集團持有的中廣核股價下跌導致產生公允價值變動損失;2024年上半年為其他利得人民幣3.4億元,主要為水電站關停取得的補償以及中廣核股價上漲導致產生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在裝機容量和發電量方面,公司的總裝機容量已增長至17.91吉瓦,較2024年同期的14.75吉瓦增加了21.4%。非化石能源裝機容量占比達到73.3%,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為7.05吉瓦,光伏裝機容量為5.56吉瓦。總發電量也有所增長,達到21.87吉瓦時,較去年同期的20.10吉瓦時增加了8.8%。風力發電量和光伏發電量分別增長了18.9%17.4%

京能清潔能源總資產達到1,039.48億元,較2024年末的1,010.53億元增長了2.86%。總負債也增加至656.02億元,增幅為3.20%。儘管如此,公司的淨流動負債減少至35.20億元,反映出現金流的改善。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通過發行多期超短融及中票,成功融資60億元,利率在1.67%1.98%之間,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同時,資本開支達到30.14億元,主要用於風電(16.06億元)和光伏(13.48億元)項目的建設。

展望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倡議企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抵制低於成本的惡性競爭,優化招投標規則以提高技術評標的權重,並嚴格執行質量標準,杜絕偷工減料的行為。這個措施有利光伏電價增加。

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發布的《關於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要求新能源電量全面進入電力市場,這使未來電價的穩定性面臨不確定性。風資源和日照水準的波動直接影響發電量及公司業績。新能源裝機的快速增長與電網建設和調峰能力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地區可能出現棄風棄光的限電風險。早期投運的風電機組逐漸進入故障高發期,可能導致維護成本上升。

展望未來,京能清潔能源將持續推進其綠色轉型戰略,著重於綠電進京和大基地專案的實施,同時儲備十五五增量專案。根據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的預測,未來10年全社會用電量將保持中速增長,預計「十五五」期間增速約為5.6%。今年7月,中國全社會用電量歷史性突破萬億千瓦時,達1.0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首七個月累計用電量達5.8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

此外,公司計畫提升電力交易能力,力爭獲得綠電溢價,減少對補貼的依賴。市值管理方面,將積極推動納入港股通,並研究特別分紅和股票回購,以提升股東回報。通過數位化和人工智慧技術,公司希望提升運營效率,構建智慧能源系統。

京能清潔能源2025年上半年的核心業務(風電、光伏和燃氣)依然表現穩健,裝機容量和發電量持續增長。關注其綠電項目的進展、電價政策的變化以及港股通納入的進程。

 

利益申報:本人持有上述股票權益。


2025年8月22日星期五

龍源電力2025年中期業績(2025年8月22日)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業績整體出現下滑,這一情況主要受到火電業務的剝離、風電資源的波動以及電價的下行。總收入為人民幣156.6億元,同比下降18.6%。若僅考慮持續經營的業務,則本期收入較去年同期的151.86億元增長了3.1%。股東應占淨利潤為人民幣35.2億元,同比下降14.4%,每股盈利為人民幣0.42元,同比下降0.07元。

風電的平均利用小時數出現下降,2025年上半年風電的平均利用小時數為1,102小時,較去年同期下降68小時,這主要是由於部分大容量區域的風資源水準同比下降,直接影響了發電量。電價的全面下行也對業績造成壓力。風電的平均上網電價同比下降了人民幣16/兆瓦時。光伏平均上網電價人民幣273/兆瓦時,同比下降人民幣5/兆瓦時。

控股裝機容量達43.2吉瓦,其中風電裝機為31.4吉瓦。2025年上半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0.99吉瓦。光伏裝機容量達到11.8吉瓦,2025年上半年新增光伏控股裝機容量1.1吉瓦。

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有所上升,總資產為2,692億元,總負債1,810億元。淨債務負債率為63.08%,略有上升,主要因業務擴張導致債務增加。流動性方面,流動比率為0.72,略有改善,但淨流動負債仍達222.10億元。上半年發行超短融和中期票據共220億元,短期償債壓力可控。資本開支方面,上半年為118億元,主要用於風電場和光伏電站的建設,以保障未來的增長動能。

公司也首次啟動了中期分紅計劃,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含稅)

 

展望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倡議企業嚴格遵守法律法規,抵制低於成本的惡性競爭,優化招投標規則以提高技術評標的權重,並嚴格執行質量標準,杜絕偷工減料的行為。這個措施有利光伏電價增加。

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發布的《關於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要求新能源電量全面進入電力市場,這使未來電價的穩定性面臨不確定性。風資源和日照水準的波動直接影響發電量及公司業績。新能源裝機的快速增長與電網建設和調峰能力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地區可能出現棄風棄光的限電風險。早期投運的風電機組逐漸進入故障高發期,可能導致維護成本上升。

龍源電力在2025年中期的業績顯示出短期承壓、長期向好的趨勢。短期內,剝離火電、風資源波動和電價下行等因素對利潤造成壓力。從長期來看,風電和光伏業務的穩定增長以及持續增長的用電需求將支撐公司的發展。根據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的預測,未來10年全社會用電量將保持中速增長,預計「十五五」期間增速約為5.6%。今年7月,中國全社會用電量歷史性突破萬億千瓦時,達1.0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首七個月累計用電量達5.8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


密切關注公司後續季度的發電量、利用小時、平均上網電價和經營成本關鍵運營指標。

 

利益申報:本人持有上述股票權益。


2025年8月16日星期六

用未來收入和股息評估中銀香港每股價值 (2025年8月16日)

 


2025年第一季度,中銀香港提取減值準備前之淨經營收入按年增長12.9%。假設由2025年至2027中銀香港每年的利潤增長為5%。中銀香港20252027年的盈利和派息預測如下。

 

2025

2026

2027

本公司股東利潤(億港元)

401

422

443

按年增福

5.0%

5.0%

5.0%

每股盈利(港元)

3.80

3.99

4.19

每股派息(港元)

1.90

1.99

2.09

按年增福

-4.5%

5.0%

5.0%

我們需要一個折現率來把未來所賺的金錢折現成現值。折現率 = 無風險回報 + Beta(中銀香港) x (市場回報 - 無風險回報) = 5.43%。保守假設7%

無風險回報 = 香港10年期政府債券孳息率五年高位 = 4.38%

市場回報 = 6.44% 7.44% (恒生指數過去20年平均每年的回報率,包括股息在內) 保守假設8%(參考股壇老兵鍾記的計算: https://bennychungwai.blogspot.com/2023/05/ddm.html)

Beta(中銀香港) = 0.29 (Yahoo資訊)

20252027年折現後每股派息的預測如下。

 

2025

2026

2027

總數

每股派息(港元)

1.90

1.99

2.09

 

折現後每股派息(港元)

1.90

1.86

1.83

5.59

2027年每股盈利預測為4.19港元。考慮到中銀香港未來在東南亞的業務表現強勁,利用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的中心,推動跨境金融業務,假設在2027年市場能夠至少給予中銀香港10PE

中銀香港2027年的股票價格為42港元。折現到2025年為34港元。20252027年累積總股息折現到2025年為5.6港元。中銀香港每股估值大約為40港元。2025815日的股價在合理範圍之內。

以上只是一個大約的估算。歡迎各位網友分享你們的計算方法。

 

利益申報:本人持有上述股票權益。

2025年8月9日星期六

中移動2025年中期業績(2025年8月9日)

 


中移動於202587日公佈上半年的業績。業務穩定增長。

 營運收入達到5,438億元人民幣,同比微跌0.5%,這主要是因為手機終端銷售下滑7.7%。通信服務收入逆勢增長0.7%,達到4,670億元,這得益於數智化轉型收入的提升(收入佔比已增長至33.6%)EBITDA同比增長2.0%1,860億元,顯示出成本精益管理的成效;股東應佔利潤上升至842億元,同比增幅為5.0%,淨利率提升至15.5%。公司中期股息為每股2.75港元,同比增長5.8%,自由現金流為255億元。

個人市場收入為2,447億元,同比下降4.1%,主要受到傳統語音業務萎縮的影響,該業務佔比降至3.4%。移動客戶數達10.05億戶(淨增56萬戶),5G滲透率為59.6%5.99億戶)。移動雲盤的月活客戶達到2.08億戶,同比增長8.6%,而AI助理「靈犀智能體」的個人場景服務次數超過10億次。

家庭市場收入增長至750億元,同比增幅為7.4%,千兆寬帶客戶滲透率達19.4%1.09億戶),FTTR客戶增長264%1,840萬戶,家庭綜合ARPU44.4/月,受益於「移動愛家」的智家生態系統。

政企市場收入達1,182億元,同比增長5.6%,客戶數淨增225萬家至3,484萬家,移動雲收入增至561億元,同比增長11.3%5G專網收入增長57.8%61億元,並且低空經濟平臺中標佔比達38%,服務的智能網聯汽車超過6,900萬輛。

新興市場收入為291億元,同比增長9.3%,國際業務收入增長18.4%140億元,數字內容收入149億元,咪咕AI觀賽次數達1.98億人次,產業鏈金融規模也達471億元,同比增長24.5%

中移動積極推行新型信息基建計劃,至今已建設超過259.9萬個5G基站,並實現核心網100%雲化。算力網絡的總規模達到61.3 EFLOPS,自建部分佔33.3 EFLOPSIDC機架數量超過66萬架,顯示出公司在算力和數據存儲方面的雄厚實力。能力中台的調用次數已達到8,035億次,其中梧桐大數據平臺的調用次數超過1,100億次。

現金流方面卻出現了減少。為了支持上下游中小企業的發展,公司在合規前提下主動加快對供應商的付款節奏,這導致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增加。2025年上半年,購買商品和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達到3,485.80億元,同比增長12.9%。應收帳款回款周期拉長,年中餘額達到1,058億元,較2024年末增長39.7%。高增長的政企數字化業務(如雲服務和5G專網)通常帳期較長。考慮到中移動每一年的龐大經營收入,現時的應收帳在可控的範圍之內。

下半年,預計個人市場將持續穩定增長,AI技術的直接收入也將顯著提升,為公司的業務增長注入新的動力。戰略合作的資訊。中國移動與騰訊在202585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合作領域包括數位基礎設施及雲服務、應用與生態、金融科技、出海、科創及企業社會責任等。合作模式是"共建、共研、共創、共營",特別是在智算基礎設施建設和AI應用開發領域深度合作。

中移動是一家攻守兼備的企業,投資於其股票讓人睡得安心。

 

利益申報:本人持有上述股票權益。

騰訊控股2025年中期業績(2025年9月20日)

  騰訊控股在 2025 年上半年表現出色。公司的總收入達到人民幣 3,645 億元,同比增長 14% 。毛利亦顯著增長至 2,055 億元,增幅達 21% ,毛利率提高至 56.4% 。這表明騰訊在提升盈利能力方面的努力已見成效,尤其是高毛利業務(如遊戲和視頻號廣告)的比重上升...